-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,过去十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增加 30%
- 制冷设备占全球建筑能耗 30% 以上,传统空调系统年排放超 10 亿吨 CO₂
-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,制冷需求预计 2050 年将增长 5 倍
- 依赖氟利昂制冷剂导致臭氧层破坏(ODP)和温室效应(GWP)
- 高能耗特性加剧能源短缺,夏季电网负荷峰值中 40% 来自空调用电
- 电子散热、工业控温等场景面临设备老化与效率损耗双重压力
灵感源自撒哈拉沙漠银蚁背部毛发结构的仿生学设计,构建三重降温机制:
- 高反射屏障:超支化高分子涂层反射 95% 太阳光(UV/IR 全波段)
- 中红外辐射散热:通过 13μm 波长热辐射穿透大气窗口,向太空散失热量
- 零能耗运行:无需电力、压缩机或制冷剂,实现 24 小时被动制冷
维度 |
传统隔热涂层 |
无电制冷技术 |
降温机制 |
热传导阻隔 |
光反射 + 热辐射 |
能耗 |
依赖空调系统 |
零能耗 |
降温效率 |
表面降温 5-10℃ |
表面降温 20-35℃ |
环境影响 |
含 VOCs 污染 |
水性环保配方 |
- iPaint 系列涂层:工业设备降温、建筑外墙隔热
- iFilm 窗膜:高透光率(95%)与红外阻隔(85%)平衡
- iCeramic 瓷砖:户外地面降温,缓解城市热岛效应
- iTextile 纺织品:穿戴设备被动散热
- iPaintAuto 车漆:汽车零能耗降温
- 香港旺角家乐坊屋顶涂覆 iPaint 后:
- 表面温度从 65℃降至 34.7℃(降幅 30.3℃)
- 空调运行负荷减少 42%,年节能超 50 万度
- 香港中华煤气太阳能板应用 iPaint 后:
- 板面温度降低 12℃,发电量提升 8%
- 设备维护成本下降 25%
- 某国际物流企业冷藏车喷涂 iPaintAuto:
- 车内温度稳定在 5℃±2℃,能耗降低 50%
- 冷链运输时效提升 15%
- 覆盖 20 + 国家 / 地区,重点布局:
- 中东(沙特、阿联酋):应对 50℃+ 极端高温
- 东南亚(印尼、泰国):高湿度高能耗区域
- 中国华南 / 西南:工业散热与建筑节能需求集中地
- 2025 年完成亿元级 A 轮融资,信宸资本领投,累计 4 轮融资超数亿元
- 战略合作伙伴:
-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:开拓东亚工业市场
-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(ADNOC):布局中东能源领域
-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:共建绿色建筑实验室
- 材料工艺优化:纳米涂层均匀性控制与耐候性提升
- 成本控制:规模化生产下的材料成本下降路径
- 标准体系建设:被动制冷行业检测标准与认证体系完善
- 顶尖团队领衔:
- 曹之胤教授(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,全球前 2% 顶尖科学家)
- 朱毅豪博士(福布斯中国 30Under30,材料科学领域专家)
- 荣誉背书:第二届 TERA-Award 智慧能源创新大赛金奖(100 万美元奖金)
- AI 赋能智能温控:开发热致变色智能窗,动态调节透光率与散热效率
- 生物基材料突破:可降解制冷纺织品,应用于户外装备与医疗领域
- 基础设施升级:制冷路面材料降低城市交通热岛效应
- 助力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基加利修正案,2050 年制冷领域减排目标
- 测算显示:全球 1% 建筑应用无电制冷技术,年减碳量超 2 亿吨
- 推动 “零碳工厂”、“净零建筑” 认证体系落地
无电制冷技术以
零能耗、高适配、全场景的特性,为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。
创冷科技的实践证明,通过仿生学创新与材料科学突破,人类能够在不依赖传统高碳模式的前提下,实现制冷需求与生态保护的平衡。
对于 toB 市场而言,该技术不仅是节能降本的工具,更是企业 ESG 战略的核心抓手 —— 从工业设备到商业建筑,从交通工具到城市基建,无电制冷技术正在重塑全球制冷产业的价值链条。随着技术普及与规模化应用,这场 “被动式制冷革命” 或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温度的关系,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维度。